1、通常来讲大坝与坝基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在对水库大坝的坝基和坝肩进行防渗施工设计时,多是采用帷幕灌浆的方式进行防渗处理,且最好为一排灌浆孔同时灌浆,通过改变浆液的密度来实现坝基或坝肩的修复,最终使帷幕和整个水库大坝融为一体,实现防渗效果2坝体防渗设计 对于坝体的渗漏来讲,可以采用防渗墙施工或充填灌浆施工的方法实;5坝区渗漏 坝区渗漏包括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分别产生于坝基和坝肩坝基渗漏是现有水库大坝普遍的地质现象,渗透量过大将影响水库的效益,或者渗透水流作用危及坝体的安全深圳地区常见的坝区渗漏方式有建基面渗漏接触面渗漏浅层风化岩渗漏断裂构造带渗漏冲洪积砂砾层渗漏和岩脉带渗漏等 6坝基岩土体;一般意义上的拱坝坝基选择或可利用岩体的选择,应是整个坝基在经济技术工程地质条件设计安全性方面的最佳组合,才是拱坝坝基的位置大坝与坝基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我们选择拱坝坝基应从岩性岩体风化程度岩体的完整性岩体结构岩体工程特性岩体的水文地质特征等基本条件及其对大坝稳定安全的影响方面来进行通过深入;古河道常引起大量渗漏,在水库建坝时需对坝基下古河道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查,大坝与坝基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了解古河道的分布范围,埋深以及砂砾石厚度等探测古河道常用的物探方法是电测深法自然电位法地震勘探和地质雷达等方法 图515 用对称四极剖面法追索古河道的ρs剖面平面图 图516 横穿古河道的对称四极剖面ρs曲线 图5;主要的仪器和方法是采用智能“数字翻转式雨量计”作为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可靠测量通过埋设渗压计来观测大坝体的渗流压力分布情况以及坝基渗流压力分布情况而对于大坝上下游水位的监测则需要分别设置振弧式通气水位计来测量,对于大坝位置的测量采用全站仪自动极坐标测量系统,这些系统在中国近年来有着广泛的使用,为广大。
2、因此确保对坝体和坝基的渗流控制是保证土石坝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渗流控制的控制理论是在工程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起来的,是实践反馈的结果,其中渗流的基本原理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土体渗透稳定性三大部分,是渗流控制理论的基础而渗流控制技术是渗流基础理论的实施措施,它主要包括灌浆技术反滤坝技术土石坝坝坡。
3、研究天文潮风暴潮的不同尺度耦合作用机制,建立和完善高精度海岸风暴潮预警预报系统及灾害评估体系方向五水工程安全与新材料研究水工结构现代设计理论地震等灾害引起的水工程病害机理与治理关键技术,建立高坝及坝基病害检测和安全监控理论与方法研发高性能超耐久低能耗与环境友好型的水工程新;大坝所在位置的环境对大坝和坝基的结构安全状态有着重大影响,需对大坝上下游水位水温气温库区雨量等进行监测大坝结构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作为大坝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了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和数据分析统计技术,通过利用动力水准仪自动化测斜仪裂缝计渗压计倾角;水库大坝巡查内容坝体坝基坝肩各类泄洪输入设施及其闸门,以及对大坝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近坝区岸坡和其他与大坝安全有直接关系的建筑物和设施巡视的方法一心到,重点部位或关键设施特别留心和格外小心二眼到,查看大坝坝脚有无漏水管涌变形松动等现象,防浪墙和坝体有无裂缝,闸门有;3 当前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方法 以往作为监测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对一些重要的构筑物和大型建设工程的变形位移沉降等进行监测,如水利水电大坝大型桥梁重要厂房大型地下隐蔽工程矿山边坡和尾矿坝等对复杂的地质灾害体进行监测,则是近些年才逐渐开始应用的,当前采用的主要监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地面绝对位移。
4、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妥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大坝的安全监控性态,实时反映大坝工作性态,并指导施工以及提高主体工程监测设施施工质量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针对部分监测项目减少,为准确反映大坝工作性态及施工引起的变化,对坝基垂直位移等监测项目的观测频度适当加密2有些监测电缆导管测压管等监测;五坝址坝型的选择六大坝的设计参数各种荷载设计方法和结构型式的合理选择,以及泄水建筑物和附属设施的设计七大坝和地基监测设计八水库调度运用规划和调洪方案第十三条 为了保证大坝安全,大坝设计中应有切实有效的安全监测手段,同时还应提出大坝首次蓄水专门计划和监控要求。
5、高校教材编辑部素质教育编辑部总编办综合办生产部营销部财务部等内设机构建社20多年来,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的办社宗旨,坚持quot立足本校,面向全国立足专业,面向大科技quot的办社思路,出版了3000多种高校教材和学术专著,形成了鲜明的图书品牌和特色。
6、由于桥梁监测数据可以为验证结构分析模型计算假定和设计方法提供反馈信息,并可用于深入研究大跨度桥梁结构及其环境中的未知或不确定性问题,因此,桥梁设计理论的验证以及对桥梁结构和结构环境未知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扩充了桥梁健康监测的内涵本文结合近十年来桥梁健康监测的研究状况以及大跨度桥梁工程的研究与发展,较系统地;先后获国家部省委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高坝安全监测技术及反馈”和“大坝与坝基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分别获1995年和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混凝土坝变形观测量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安全监测与预报”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120多篇,撰写科研报告60多份在变形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